时间:2022-09-18 15:58:42 | 浏览:847
连日来,在云南通海县秀山街道黄龙社区,工作人员穿梭在田间地头,按照每套间隔40米的距离安装崭新的小菜蛾信息素光源诱捕器。
当前正值小菜蛾、斜纹夜蛾等害虫虫口密度快速上升的关键时期,通海县积极推进“一县一业”绿色防控项目实施,将于本月底前在全县各乡镇(街道)的蔬菜种植区陆续安装小菜蛾信息素光源诱捕器45850套、安装斜纹夜蛾性诱诱捕器60000套,按照每套小菜蛾信息素光源诱捕器辐射3亩、每套斜纹夜蛾性诱捕器辐射1亩计算,共辐射耕地193608亩,实现全县蔬菜种植区绿色防控全覆盖,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,削减杞麓湖入湖污染负荷。
“有个太阳能光源,晚上能自动开灯,把田里的害虫吸引过来,另外有个诱芯,会把小菜蛾的雄虫诱过来,粘在这个粘板上把它杀死,雌雄同杀害虫的控制效果好。” 通海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沐卫东介绍说,“中途要换6次粘板,换3次诱芯,持续时间可以达到120多天,4个月左右时间可以削减农药使用量5%至10%。”
通海县农业农村部门在分批发放、组织安装绿色防控设施的同时,还深入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及田间地头,开展绿色防控及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,讲解绿色防控设施的杀虫原理、安装使用注意事项等,增强农民绿色健康、生态环保发展意识,倡导大家坚持预防为主,综合采用物理、农业、生物措施,实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。
据了解,作为云南省“一县一业”蔬菜示范县,近年来,通海县在全力推进杞麓湖“湖泊革命”和世界一流“绿色食品牌”示范区建设的同时,坚持走安全绿色健康的蔬菜种植发展之路,通黏虫板、诱捕器、太阳能杀虫灯等相结合,构筑起通海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体系。同时,植保技术人员加强田间调查,开展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工作,做好科学防控和新农药、新技术试验示范,多措并举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,提高蔬菜品质,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,打造“绿色食品牌”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。
云南网通讯员 师云波 储青青 摄影报道
连日来,在云南通海县秀山街道黄龙社区,工作人员穿梭在田间地头,按照每套间隔40米的距离安装崭新的小菜蛾信息素光源诱捕器。当前正值小菜蛾、斜纹夜蛾等害虫虫口密度快速上升的关键时期,通海县积极推进“一县一业”绿色防控项目实施,将于本月底前在全县
针对近期受疫情影响,许多市民减少了外出频次、选择线上购物这一实际,“云菜集团”于日前正式开启“云菜生鲜配送”销售模式,既满足了市民足不出户就吃到新鲜蔬菜的刚性需求,也为通海蔬菜种得好、卖得出、收益好拓宽了销售渠道。稳住“菜篮子” 新鲜蔬菜送
通海县,隶属于云南省玉溪市,位于省境中部偏南,总面积721平方千米。总人口31万。居住着汉、彝、回、蒙古、哈尼等多个民族,兴蒙蒙古族乡是云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地。各时期多民族的文化交融让通海璀璨文化的底蕴更加深厚,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成就了通海
9月10日玉溪市“湖泊革命”指挥部首场新闻发布会在通海召开通海县杞麓湖“湖泊革命”指挥部通报了近段时间以来在省、市决策和指导下全县不等不靠、立行立改真改实改推进杞麓湖“湖泊革命”的情况↓↓↓杞麓湖是通海县境内最大地表水体,为滇中高原陷落性内
“90后”不愿种地,“2000后”不会种地,更多的农村青年纷纷离开乡村,离开土地外出打工,这是眼下农村的普遍现象,特别是山区、边远山区农村更为明显,劳动力老龄化,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日益凸显。如何破解这一难题,通海县采取培训、扶持和引导等多种
云南通海县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2021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正式成为全国第136座,云南省第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玉溪市唯一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一年来,通海县积极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,不断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吸引力。通海国
走遍神州,直播全国,为三农点赞,让丰收霸屏!由农业农村部指导,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策划并推出的大型记者采风直播活动——“丰收中国万里行大型公益宣推活动”持续为您报道。6月15日,农视网记者跟随丰收中国万里行团队从昆明向南行走百余公里,到达杞
云南通海县举行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供图为牢固树立“大抓项目、抓大项目”思想,确保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。4月12日,云南通海县举行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暨50吨/天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项目开工仪式。云南福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为认真落实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,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城市管理局秉承“管好城市为人民”的初心和使命,从统筹上出实招,在细微处下功夫,以“拆”减存量、“建”控增量、“管”出质量3只抓手多管齐下加强通海城市管理。今年7月底开始,该县工作重点集中在古城
花开正艳 供图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,地处低热河谷的通海县高大河畔,红千层、垂丝海棠、樱花等竞相怒放,那碧绿的树叶点缀着鲜艳的花朵,形成了万绿丛中串串红的美景,扮靓了高大河畔,成为了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。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高大河河畔,整个河堤岸到处
9月9日,玉溪市农业农村局、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、通海县人民政府共同开展2022年杞麓湖土著鱼增殖放流活动,用实际行动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,促进杞麓湖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。放流活动现场在杞麓湖南岸窑沟码头,一尾尾人工养殖的杞麓鲤鱼
为确保通海县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顺利实施,云南通海县县自然资源局、县住建局、县城市管理局等相关部门于近日联合开展行动,对秀山街道东升巷通印第一生活区临违建筑物进行了拆除,为下一步改造计划腾出空间。此次需拆除的128间无证柴房分别位于小区的东、南
梨花风起正清明,祭奠先人寄哀思。清明节,是我国的传统节日。连日来,云南通海县广大人民群众移风易俗过清明,文明祭祀树新风,不烧纸、不烧香、不燃放鞭炮,采取鲜花祭奠逝者、网络悼念先人、远程代祭等,选择文明祭奠的方式,来寄托对已逝亲人的哀思。走进
/云南小村子出品石头村爬满青藤的石屋云南省玉溪市的通海(县)我去过很多次,也跑过很多的村子,但从来没有人向我介绍过这个小村。村子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名字,很简单,就是石头村。这个小村据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,但没有关于它的任何记载,也无人能说清楚这
芭蕉村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里山乡西南边上,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彝族脱贫村,村民主要种植烤烟、蔬菜、包谷、小麦,特色经济作物以核桃、梨和桃为主,随着产业增收,芭蕉村逐步实现脱贫。近年来,芭蕉村党总支部结合本村实际,迅速找准突破口,以人居环境整治